以茶代酒
作者:显影时间:2024-11-13 03:25:59热度:0
导读:眼下灯红酒绿的生活是琳琅满目,为了减压,为了解除乏味的生活找些恒久的乐趣,朋友家人之间的饭桌上谈话变得十分频繁了,而在饭桌上有样必不可少的调味剂,那就是酒。这饭桌上的酒文化已经是现代人交流的独特方式了
眼下灯红酒绿的生活是琳琅满目,为了减压,为了解除乏味的生活找些恒久的乐趣,朋友家人之间的饭桌上谈话变得十分频繁了,而在饭桌上有样必不可少的调味剂,那就是酒。
这饭桌上的酒文化已经是现代人交流的独特方式了,有什么想不吐不快的话两三杯下肚后,来精神了,还真应了“酒后吐真言”这句俗语,但同样还有一句更让人信服的话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要想喝酒喝到痛快,喝到尽兴,绝不是拿出什么名贵的酒或者酩酊大醉可以达到的境界,而是认为用酒这副良剂来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最直接的桥梁。
可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不能喝酒的人怎么办呢?在我看来,黄金定律第一条:开车的滴酒不沾。这已经成了扫除繁复酒局的最佳理由,要么就声称自己身体欠佳,喝点酒就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其实我个人认为尽管第一个理由很直接,但的确事实如此,而用身体欠佳这个理由着实有些不雅。本来朋友家人相聚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是个其乐融融的事,说自己抱恙似乎有扫雅兴,人家恭谦的向你敬一杯酒,而你却说一句:“饮不得。”似乎连别人投来的敬意也一同抹杀了。此理由,不妥。
如果真的不想喝酒而又难却盛情,不妨以茶代酒。这本是古时女子不胜酒力而所行的礼节,但中国历史上的文人也没有几个能达到“千杯不醉”的境界,特别是温文尔雅的古人雅兴将至也只是轻酌一杯,体会情深意长,酒的豪迈与他们有些格格不入,茶却与之相匹配,不然为何不是以汤代酒,以水代酒,而是以茶代酒呢?
我觉得在我以后工作中需要以酒来交往,我仍然选择滴酒不沾,以茶代酒。我不会开车,身体也倍儿棒,那我的理由将会是:酒中至尊,乃杜康是也;而茶之圣,非陆羽莫属。酒文化与茶文化在中国传统古文化上皆一脉相承。酒乃豪气干云,茶属谦谦君子,以茶代酒更能说明我所敬之人乃是一位有品性有涵养的人。试问如此绝妙的理由,谁还不乐意接过你手中的香茗,如饮酒般畅饮呢?
又如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自号“醉翁”的欧阳修是如此嗜酒的一个人,他看重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交流,也看重了人与自然、天地万物间的心领神会,“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正合他的心意。这种借助酒所散发的雅兴及豁达才是发明酒这种东西的人——杜康,他最终的目的,有诗为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喝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激发自己对万物的情感,胸襟得以开阔。“一诗一曲走江湖,千古情愁酒一壶。两脚踏空尘世路,以天为盖地为庐。”这首诗把好酒人的开朗豁达表现的淋漓尽致。比起酒的豪迈我更欣赏茶的温和与怡情,中国思想以儒家之道为先,而茶之道即是儒家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悟人生百味,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中国人在世界上最美的品德在于内敛和含蓄,“和”是自古以来人们最美好的思想,而“和”也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一茶通三教,不可谓不高深,不可谓不博大。
在待客中以茶奉为礼尊长者是为明礼之伦;饮茶过程中“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是为谦和知礼;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有“宁静致远隐沉毅”是为俭德之行,酒性为阳,饮酒助豪情,茶性为阴,品茶添清雅。一侠一隐,一个热烈,一个冷静。
以茶代酒,或许,于饮者不醉,醉的是一番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