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江北第一洞的人
作者:拖油瓶时间:2024-11-13 12:33:55热度:0
导读:在凤阳县东南七十华里的深山老林里,有座山,山上长满了韭菜,所以叫它韭山,山里有个洞,也就名正言顺地称它“韭山洞”了。洞里长年向外流水,清澈见底。韭山洞有许多传说,据说,有胆子大的人进去过,洞中有洞,有
在凤阳县东南七十华里的深山老林里,有座山,山上长满了韭菜,所以叫它韭山,山里有个洞,也就名正言顺地称它“韭山洞”了。洞里长年向外流水,清澈见底。韭山洞有许多传说,据说,有胆子大的人进去过,洞中有洞,有的洞大得惊人,有的只能爬过一个人。有的人进去出来了,有的人进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还说,古时侯在里面藏过兵。解放后,有的青年学生步行来到这里,结队拉着绳子(怕迷路)进去探过险,只因洞太深,太险,所以只能无果而终。这个洞有多深?有多大?有多长?谁也说不清。总的说来,韭山洞自古以来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有些恐怖。
韭山洞在凤阳山肚里沉睡了亿万年,披上了厚实的外衣,许多好奇的人,总想尝试着揭开它。
近代,凤阳县一些有志之士,经常谈论韭山洞的开发利用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旅游业开始发展起来了。韭山洞自然资源的开发进入了凤阳县干部群众的视线。开发韭山洞,一般人口头说说,高谈阔论一番也无可厚非;作为凤阳县的领导人来说,开发韭山洞,可是一项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工程,它不但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要开发韭山洞,就需要有不怕困难的人,不贪图名利的人,不怕麻烦的人,敢于冒险的人去探索。
谁是开发韭山洞的先行者呢?
在县城建局时任副局长的的周传鉴同志是一个意志坚强、思想开放,勇于探索的人,他早就瞄上了韭山洞,早就想揭开韭山洞里的神秘面纱,让长期埋藏在洞里美丽的女财神早一些揭开红盖头,走出洞房,让世人瞻仰她靓丽的容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周传鉴刚走上旅游局长岗位的时侯,就提出韭山洞是凤阳县的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摇钱树,是无价之宝,一定要开发利用..他的意见得到县长吴庭美的支持,他陪同吴庭美,组织科局的负责人到韭山洞考察,他们拿着火把,手电筒,穿着深筒胶鞋,趟着洞里的流水,冒着风险,怀揣着凤阳人民的希望和梦想向洞里进发。钻小洞,走大洞,洞中有河。找到了,找到了,到处是石笋、石柱、石幔、钟乳石,形状千奇百怪。他们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地下艺术殿堂。大自然的神力造化,巧夺天工,气恢宏形,非常壮观。洞中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洞中有河,,河里泛舟,真乃别有洞天。探险的人欢呼雀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美不胜收……
周传鉴到南京大学请来了于金标教授,他是全国四大溶洞权威之一,到省旅游局请来了专家,他们对韭山洞进行了认真地质考察研究。一致认为:韭山洞已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在溶洞分类学上来说,它属于喀斯特溶洞。韭山洞摆在长江以南,算不了什么,它在长江以北,那可算是一枝独秀,是名符其实的“江北第一洞”,如果开发出来,对凤阳县,对安徽省的旅游事业,将是一大贡献。
周传鉴代表凤阳县政府向省旅游局,国务院有关单位呈上了“开发韭山洞发展凤阳旅游业的可行性报告。
1989年,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到凤阳考察工作,周传鉴陪同县长吴庭美向费孝通回报了凤阳县是朱元璋的故乡,凤阳的小岗村是全国农业改革开放的发源地,旅游资源丰富,开发韭山洞旅游业意义重大。费孝通听了汇报很感兴趣,当场表示大力支持。周传鉴陪同吴庭美到了北京找到了费孝通,他热情接待,并把开发韭山洞的报告推荐给国家计委。周传鉴两次上北京,国家计委批了100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100万,在县里可不是个小数字。是钱,权利,是任务,更是千斤重担。周传鉴,精打细算,一个钱当两个钱花,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周传鉴没有搞过旅游业,更没有接触过溶洞。开发韭山洞,他是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为了更好地开发韭山洞,更准确地体现资源命名,在开发韭山洞的过程中,他经常邀请各个单位的同志到韭山洞参观考察,并留下宝贵意见。他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溶洞参观学习,取长补短。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一个东西1472米长的人间仙境,一个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有石笋、石柱、钟乳石的五大景区,二十多个美丽景点的旅游胜地建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江北第一洞自豪地展现在游客面前。
凤阳韭山洞,中都城、皇陵,成为凤阳县、滁州市、蚌埠市、安徽省、南京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的重要景点,韭山洞如日中天,,成为游客最喜爱的旅游胜地。
周传鉴是揭开韭山洞神秘面纱的第一人,是开发江北第一洞的功臣,韭山洞的建成是周传鉴同志人生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