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两河口,在瑞昌人的眼中,特指横港河和乌石河的交汇处,位于城区的西南方。用堪舆学的词汇来说,那是这座城市的“水口”、“玄关”,属于风水宝地。汩汩流淌的横港河和乌石河,分别从南片和中片乡镇的垄畈间辗转而来

两河口,在瑞昌人的眼中,特指横港河和乌石河的交汇处,位于城区的西南方。
用堪舆学的词汇来说,那是这座城市的“水口”、“玄关”,属于风水宝地。汩汩流淌的横港河和乌石河,分别从南片和中片乡镇的垄畈间辗转而来,在桂林桥附近的满林头美丽交集,然后又分流为瀼溪河和老长河,如同母亲的双臂轻抱着婴儿,碧水环揽着半月形的大唐新区,让人产生无限的美好遐想。
任何有故事和历史的地方,都值得关注和书写,更遑论如此美丽而亲近的两河口。沿着其上下游轻轻打量,人们惊讶地发现:程普墓、苍城墩、三贤祠……这些古老厚重的地名,竟然都能与其牵连和对接。看来读懂这一审美主体,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耐心和智慧了。


“林无静树,川无停流。”这句诗源出于晋人郭璞的《幽思》,用来描摹两河口的景色,最为合适不过了。
两河口,的确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幽思”。蔚蔚离离的林木之间,掩藏着两条宽阔迂曲的河床。像是一对自然界的恋人,横港河和乌石河呈“V”字形流淌,尔后在此相互拥抱和交汇,没有任何的勉强与委屈,只有一派宁静平和的景象,像极了此地人们的性格禀赋。河水因季节而变化,春夏盈涨、秋冬消落。漂动着浮沤和水绵的河面上,常有白鹭、苍鹭、野鸭等各色水鸟翔集、嬉戏和觅食。即便有人靠近,也并无猜忌之心,安然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切和融不隔。
然而,正如沈从文所说,“若沉下心来,我能看清周围的一切。”闭上眼你会发现:这里树林间有风,草叶间有露,石砾间有虫鸣。从河面氤氲出的阵阵湿润的水汽,和着周围木叶的清味与花草的芳香,可以润泽你的心肺,调匀你的呼吸,你的血液仿佛也与身旁的河水同频跃动、同声流淌,思维也变得更加清晰与开阔。
这里可清听,可释虑,可寓目。无论哪一个季节,这里都宛然一幅包蕴万千、览阅不尽的山水画图。春夏固然是好时节,即便是秋冬之日前来玩赏,也能品味到另一番的风流笔墨:山水林木开始玩起了“减法”和“变调”,木叶萧疏、层林尽染、河水清浅,阳光在山头、林端、空地、水面以及枯草尖上敷洒,给两河口笼上一层蒙茸无边的暖色调。受到感动,远处突然传出一声尖锐的鸟鸣,所有的生命都在侧耳倾听。
造化之奇、流动之韵、天籁之妙,在这里结合得巧妙无痕。两河口,并非只是一处无人问津的所在。徜徉此地的,除了少数看风景的人,还有许多放养的耕牛,以及四处咂嘴觅食的鸭鹅。就在下游不远的某处,当年还有一个名为“苍城墩”的热闹地方。我常常有这样一种莫名的联想:
两河口,是城市地理的上游;
苍城墩,则是城市历史的来处。
好了,就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朝着历史的天空张望张望吧。


瑞昌城市与水亲近,由来并非一朝。早在1200余年前,唐代诗人元结卜居此地时发现,邑所之南有一道瀼溪,“夏瀼江海,则百里为瀼湖,二十里为瀼溪”(见其诗作《瀼溪铭》)。元结举家居住的地方,正是在瀼溪北边河湾处的一个台地,那正是后人知晓的“苍城墩”。在另一首诗作《与瀼溪邻里》中,他明确地写出了避乱迁居的过程,并喜爱此地山水的清嘉、民风的淳朴:
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日行几十里,爱君此山村。
峰谷呀回映,谁家无泉源。修竹多夹路,扁舟皆到门。
瀼溪中曲滨,其阳有闲园。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
……
瑞昌建县始于南唐升元年间,在地域尚未成型之前,瀼溪的名声却早已随着文本而四处传播了,这是瀼溪的荣幸,也是城市的荣光。很有意思的是,两宋时期,因追慕先贤的高义嘉节,贬谪黄州的苏东坡、外放饶州的王十朋,均先后造访过苍城墩,后者留宿瀼溪驿时还题写了“祠寻元子隐,树认赤乌栖”的诗句。大约明代末期,当地人开始建“三贤祠”以资纪念,“苍城古墩”也由此成为“瑞昌八景”之一。
河水汤汤,逝者如斯。由瑞昌西南攒集的河溪之水,流经县邑时水速迂缓,泥沙沉积。因此,自明代以后常年发生水患。清同治十年《瑞昌县志》记载,明代正统年间至修志之前的400多年时间,大小洪灾有100余次,虽经8次较具规模的治理,终未能彻底消除。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河流长期冲刷和泛滥的结果,是在河床及附近区域沉积出一大片平整开阔的土地,而这正是今日大唐新区的所在!因此有人说,“瑞昌城市源于瀼溪的慷慨馈赠”,这并无丝毫的夸饰成分。
为消弭水患,上世纪70年代初,瑞昌人对瀼溪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疏浚和治理。在今天的两河口附近,截弯取直、断水分流,用8个月时间另挖了一条十里“长河”。1972年,瑞昌文艺工作者以此为素材创作了现代戏《战长河》,甚至得到当时多名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与瀼溪河并行而流的长河,于是也有了与之相当的名声。
自此以后,两河双臂托护的摇篮里,安然沉睡着一个婴儿般的“新月沃地”。


将大唐新区誉为瑞昌的“新月沃地”,不仅在于其像古巴比伦文明一样,处于人们心目中的两河流域(长河、瀼溪河)。若从空中鸟瞰,这片5.3平方公里的土地还真像一弯初升的上弦月,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和生机。
在哲人的眼中,滔滔流淌的河水,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迁。谁会想到,水畔的这座年轻城市,近年的发展变化如此之大呢?由于人口、住房、商贸、物流、资金等发展要素的不断外溢,瑞昌要找到一块更为广阔平整的土地,来呼应城市伸展运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宏观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的考虑,我市于前年春季正式启动了大唐新区建设。
“一年打基础,两年拉框架,三年见成效。”仅过去3年时间,这里发生了诸多令人振奋的变化:三座跨河大桥、三大文化中心、七条市政道路,还有能容纳数以千计安置对象的大唐家园,全然出现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投资数十亿元的林安物流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在这片土地上,显现着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新区的建设,城市发展的步伐已经跨过瀼溪河,延伸至长河之畔。因为采访的缘故,两年来我曾多次来到长河大道。回望着北面远处天空下的城市轮廓线,近处界画于新区内的笔直道路、高大楼厦,再看看南边苍翠而斑斓的群山,以及静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