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似梦梦似烟
作者:移变时间:2025-04-12 07:24:16热度:0
导读:人有了一定阅历以后,会有许多往事,无论多多少少还是点点滴滴,或清晰、或朦胧、或深刻、或浅浅地荡漾在心海,萦绕在梦中。往事依依,悠悠难忘。1986年1月13日,我从部队转业到梧州地委办公室上班。我被分配
人有了一定阅历以后,会有许多往事,无论多多少少还是点点滴滴,或清晰、或朦胧、或深刻、或浅浅地荡漾在心海,萦绕在梦中。
往事依依,悠悠难忘。1986年1月13日,我从部队转业到梧州地委办公室上班。我被分配在秘书科当秘书,负责办文。我的直接上级是秘书科副科长廖明礼。那时,广西的机构改革任务还未完成,县、处级不是同一级别,处级要比县级高。老廖的秘书科副科长属于副县级。所以,我这个正营级转业干部就安排在他手下当文字秘书。后来,县、处级合并,老廖担任了地委办公室副主任,仍然负责办文。我担任地委办公室第一秘书科科长,仍然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老廖瘦高的个子,说一口白话(粤语),普通话不是太标准。
老廖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我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学习办文的老师。我转业前,虽然曾经在部队的政治机关工作过10年,但对于地区一级党政机关的秘书工作还是不熟悉的。老廖是20世纪60年代的中专毕业生,长期在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工作,有比较深厚的文字功底。我跟老廖学习办文的第一项内容是撰写党政信息。那时,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办有专供党政军领导参阅的反映各地党务、政务活动和社情民意的《信息快报》,文字要求简练,每条信息的文字都控制在200字以内。每天出一期,发到各地市委办公室。地委办公室自身也办有《快报》、《情况反映》两份内部刊物。在地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的《信息快报》撰写信息,同时也为地委办公室的《快报》和《情况反映》编撰稿件。我因为经常参加地委会议做会议记录,所以经常撰写一些涉及梧州地区党务、政务动态的信息。我写好以后就送给老廖审稿。老廖审稿非常认真,他逐字逐句修改,他修改过后的信息稿文字上通顺精练,重点突出。每次报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的《信息快报》,必定被采用。
我跟老廖学习办文的第二项内容是写汇报材料。那时,地委向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汇报工作的一些材料是由我执笔撰写的。我写出初稿后,第一关是送老廖修改,然后再送秘书长审稿,最后送地委领导定稿。老廖对汇报材料的主要框架把握得比较好,他修改过的汇报材料条理很好。每次他修改完的材料,我都从头到尾看一遍,对修改较多的材料,还重新抄一遍。我对老廖修改过的文字都感到佩服,觉得比我原来写的要好。
老廖工作比较勤奋。那时,他一个人在梧州工作,他的妻子带着一双儿女在藤县太平镇乡下务农。那个年代,没有双休日,也没有“五一”长假和国庆节长假,除了每年过春节他回几天家之外,我见他很少回家,每到星期日,他不是跟地委领导下乡,就是在办公室看文件、看报或写材料、修改材料。他多年来都是如此,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他的妻儿解决了农转非问题,才到梧州跟他团圆。他那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精神至今令我感佩。
老廖是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的主要时间、主要精力献给秘书工作的人。他热爱秘书工作,从地委办公室秘书科的副科长,到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地委副秘书长,做到贺州行署秘书长,并且在行署秘书长岗位上退休。真可谓是几十年如一日。他过去不少的同事,甚至是他的部下在职务上超过了他,他仍然一如既往勤勤恳恳地工作。听原梧州地委一位领导告诉我,20世纪90年代初,地委曾经考虑把老廖从地委副秘书长的岗位上提拔到藤县任县长。提拔使用,又是到县里任正职,在许多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可是老廖却以自己不熟悉县里的经济工作为由谢绝了组织上对他的提拔,继续在他的副秘书长岗位上工作,又干了几年,才提了行署秘书长。
悠悠往事,牵不住岁月匆匆。1989年的秋天我调到南宁工作,离开了梧州地委办公室。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我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期间,每年有机会到梧州出差,到了梧州,我都抽空到地委大院看看以前的老领导、老同志,看看老廖。后来到梧州的机会少了。记得我最后一次见到老廖是21世纪初,贺州地区改为贺州市前夕,我出差到贺州,到行署办公室去拜访他,他还在行署秘书长的岗位上,忙忙碌碌,他只顾得上跟我说上几句话,又到专员办公室去谈工作去了。
红尘往事,几世几劫。想不到那次见面竟成永诀。前些日子,我与原来梧州地委办公室的老领导、老同事通电话,他们告诉我,老廖因患癌症已于去年辞世。老廖退休才几年,还是壮年,不禁令人唏嘘。
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是会记挂,记挂那些遥远的人遥远的事,尤其记挂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帮助我的事。
十几年过去了,十几年前的事已经成为一团薄薄的烟,淡淡的雾,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消失。
但是,它还在。
2007年6月24日作于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