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系求职”之送礼,到底有完没完???
作者:类总时间:2024-11-18 14:57:14热度:0
导读:随着十二月份的逼近,大学生找工作的热度可谓接近尾声,是由最初的用工荒变成了求职荒,尤其是那些本可以早走却留守的人员,更是心浮气躁不知所措。而纵观这两三个月的求职黄金时期,总是有诸多感慨的。这里只谈谈求
随着十二月份的逼近,大学生找工作的热度可谓接近尾声,是由最初的用工荒变成了求职荒,尤其是那些本可以早走却留守的人员,更是心浮气躁不知所措。而纵观这两三个月的求职黄金时期,总是有诸多感慨的。这里只谈谈求职里面的潜规则问题,并没有针对某一所院校或企业。
我本以为,送礼找工作只是在校外作为社会人员求职时才普遍流行的,但没有想到竟然也在这样的三流院校开起花来。那么,我们就可以想像那些所谓的名牌、一流和二流院校,由于工作岗位和报酬的优厚性,理应竞争得更加激烈。尤其是招聘高峰期一过,出现了狼多肉少的情况,自然而然就加剧了学生送礼的程度,这便是业内的潜规则。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育本来就是公平的,而且大学生求职也是毫无公平可言的。这样的不公平就不只是体现在学生家庭的钱势人势权势,还体现在学院本身在利益趋势下的灵活推荐就业。而这样的潜规则,就是教育从上到下失败的社会根源。
如果说,只有那么一两个人送礼还没什么。但是,当大学生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纷纷送礼时,就难免说明我们的教育是何其的失败。这说明,不送礼就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有时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大学生搞关系,无论是给学院领导还是给公司的人事部人员,都是极其丑陋的和不堪的。尤其是那些国企用人时,不靠关系是很难成功的。结果是,大家把钱和心思都花在了怎样讨好领导和上级的身上,却弄得自己粮草不济,这无疑加剧了学生自身的经济复旦和压力负担。而且,从公司招聘的角度来看,完全处在送礼之下的用人模式,也是不利于选拔人才的和继续发展的。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青年,是没有那么富裕钱搞求职关系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中意的工作,落到那些肯花钱肯送礼的同学身上。这就是我们寒窗苦读十多年的教育结果,原来大家拼的不是如何努力学习,也不是什么学分,而是个人的财力和关系,而是作为靠山的家庭能力。这样的绝望式求职模式,打击的不仅是学生本身,也是当前教育模式和教育本身的软肋。这样就不难怪,为什么有些农村的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学,看来还真是有先见之明,着实让人佩服其眼光的长远。这就是典型的,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家长掏干腰包只能维持教育却不能帮助其找工作,教育是不穷了,但工作却是穷的且这样的穷是家长无能为力的。所谓上得起学却找不起工作,大抵如此吧。
这里,别的话不再多说,只希望我们的学院领导和人事部人员严于律己深刻反省,不要一味地贪图钱财,把手中的权利胡乱使用。否则,越来越高额的求职关系费,势必会瓦解着公司的信誉和品牌,同时也是在降低教育和院校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我觉得,无论是作为校方还是作为用人单位,都要有点最起码的良知和人性的,这也是教育界应该比其他行业干净的地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凭借鱼肉一穷二白的学生所得来的不义之财和不义之物,是典型的懦夫所为,也是不地道不仁义的,这不算什么本事,只能成为被别人所不耻和唾骂的把柄,晚上是睡不好觉的。
当我们的大学教育结束后,不是凭借自己的个人努力而找工作,而是通通靠送礼搞关系来争取,且这样的潜规则被社会所普遍接受时,我就很难想象,我们口口声声声称自己是清白无瑕的教育的意义何在,这算是一种求职的进步,还是人性的退后,还是法律的盲区。但无论如何,平民子女永远是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无可奈何的失望者,更是潜规则潮流下的牺牲者,是该听天由命忍辱负重还是该打击报复以泄不满,谁都不能猜测失去理智的他们该作何动作。总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进知识的集成者,是社会的栋梁希望,也是未来的接班人和当家人。如果说,我们的教育院校和公司企业一起狼狈为奸起来,把社会责任的帽子摘得一干二净,到底是教育的失败,到底是学生的可悲,更是这个社会和时代的不幸,还希望有关部门严加治理并规范行业行为以采民望,我们将拭目以待。